博客与文章#
打算记录些我看过的觉得有意思的博客和文章
博客会简单写下推荐的理由,其实也说不上推荐,因为我觉得这些博主都可以称得上是我需要向之学习的大佬
文章会简单记录下自己读的感受,但会避免变成是对文章的梗概
感觉这个题目不能很好地概括我这篇的内容,但现在又没想好
博客#
- plantegg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,干货很多
- Plum's Blog 作者很有趣,涉猎也很广泛。博客持续更新了十几年了。
- Free Mind 有思考,有科普,内容足。
- JM233333's Blog 作者是南大在读博士生,也是 jyy 操作系统课的助教
- SEUITE 偶然间发现的学校曾存在过的一个协会。从仅存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团,很可惜它没有传承下来。
- 灵魂逻辑 先关注的 Twitter 才发现的博客。作者的经历蛮羡慕的。
- 罗皓的个人博客 一个学长 / 学姐的 blog。从 17 年还在大学,到最后一篇博文是痛风的注意事项,能看出 ta 经历了很多。很吸引我的是 ta 对每个月支出的总结,虽然可能没太多参考夹着,但还是能让我对以后可能的生活一窥一二。
- Blog of Insanity 05 年更新至今,内容很足。博主知识很渊博。博客的 slogan 是 “读书,是为了遮眼睛”。还没悟到是啥意思。
- ::Nothing but SAi 博主为 Bangumi 的创始者。博客从 05 年一直活跃到 11 年,11 年这时候博主大概 21 岁,就已经很有成就了。我现在也刚好是 21 岁,相比之下实感汗颜。
文章#
-
你所热爱的,就是你的生活
我还蛮喜欢看别人写的年度总结的。像是开了一扇窗去了解一个陌生人一年来的生活。但自己却没啥勇气去写年度总结,并将之放之网上。再说回来这篇文章,我很认同这段话。有时候我想想,互联网给我带来的是更多时光的消磨,有的时候,我是不是应该返璞归真,多多做一些 “远离网络” 的事情。比如翻出自己曾经买过的那些书,拿出自己还没有拆封的音乐 CD,找到自己当年吃灰的 3DS,享受那些我们还没有被浮躁的互联网绑架时候的珍贵东西,或许这样对我来说是更好的选择,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提高。
我有好多时间是用来刷 Twitter,贴吧,尽管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常常就是刷过去就忘了。我觉得我的这些时间值得更好的去处。
-
- 这句让我印象很深。有被激励到。
doing research is a skill that can be learned through practice, much like sports or music.
- 作者谈到沉没成本时,是这样说的 "it’s important to identify sunk cost fallacies"。我的理解是当断则断,不要过多地去考虑沉没成本。
- 这句让我印象很深。有被激励到。
-
- 看到这篇的时候觉得很巧。因为我之前就 follow 了作者的 Twitter。现在无意间看到了他十年前还在上大学时听讲座的想法。这种感觉很棒。
- 另一个感触是尽管十年过去,这篇文章依旧没有过时。甚至墙更高了些。作者文中的畅想 "不知 20 年后,如果我们走进了一个开放、自由的公民社会,那堵墙不再,方校长还在的话,他会怎么回味自己的所作所为。" 距离当时的二十年后,还有十年。
- 但最近有一个现象我看着很欣喜。我看到周围好多同学都在用着 ChatGPT。而用它是需要用代理的。
-
Elden Ring PvP and Theory of Mind
- 很有趣,作者从 pvp 讲到 ToM。并科普了 ToM 的概念。我觉得作者科普的很好。既讲明白了概念,还让读者 —— 至少是我,对此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。
- 文中谈到 AI 语言模型。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 LLM 继续发展下去,可能会有类似读心术的效果,能预测你下一步要做什么,甚至是在想什么。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是可行的。因为现代所谓的一些读心术,很多都是基于微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其过去的行为模式和经历上。
-
- 作者客制化键盘的经历。
- 我自己算是半个机械键盘爱好者,也接触了些客制化键盘,但一直只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。所以看得很起劲。
-
- 作者纪念自己的猫
- 很有感觉
-
- 现在已经习以为然的互联网体验,其背后的技术令人咋舌。
-
- 有趣
-
- 作者在文中有个观点:大公司不断地技术迭代,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竞争对手疲于奔命,“has no choice but to spend all their time porting and keeping up, time that they can't spend writing new features.”
Maybe as a software developer I really can't control when I'm productive, and I just have to take the slow times with the fast times and hope that they average out to enough lines of code to make me employable”
-
- 文章还没看,先被这个网站所震撼到。好短,好漂亮。
- 读完后让我十分怀念,让我想到以前做的英文阅读题。 差不多相同的结构:故事、作者的感悟。
- 里面一句话我觉得值得记录:
We think of the past like it’s a physical fact - like it’s real. But the past is what we call our memory and stories about it. Imperfect memories, and stories built on one interpretation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. That’s “the past”.
-
[读博第一年总结]
-
读博对我来说太遥远,但最后一段我觉得值得记录:
当然,对于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,相信一切都是能结束的。 之前碰到同学的室友,隔壁专业的,聊如果挂科了,找不到工作,不得不回到国内,被卷进新文革,该怎么办。我说,大不了我还能跳楼,他说,大不了我就趴在泥里,吃草吃土地活下去。屋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我想,在现在这样的时代,确实需要一些这样的觉悟,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。
-
我最近偶尔会觉得焦虑,不过找到了一个自己觉得还算不错的排解方法。就是假设最坏的结果发生,然后我就会想,就算是那样我也是不能活,一旦接受了这个可能的最坏结果,我一般就没那么焦虑了。所以看到这段后,我会心一笑。
-
-
- 基本上都认可。第二点我之前有注意到,但一直没有去落实。
- 我最近命名的时候喜欢用全称,因为觉得缩写时间久了很容易忘。